班得瑞日光海岸

专辑介绍: 漫游在无限的海岸线.
听浪潮的低吟 吸日光的温暖
bandari以超广角音场,逼真的音效采集技术,空灵缥缈的编曲,呈现一尘不染的****音乐。在一连5张专辑之后,第六张专辑以更具透明度的音质,配合浪潮律动的编曲,呈现出抚慰心灵的听觉效果,仿佛置身在温暖阳光下,独自悠闲地漫游海,感受难能可贵的恬静时光。
本碟主以管弦乐为主,配以钢琴的低吟,诠释出带有浪潮起伏的野味的夜色,竖琴如浪花般拍打上岸,配合巴松管,强调律动的根音,悠扬的木管与弦乐活象一阵清风,吹拂过海岸边沉静不动的防风林。在黎明破晓之前,这蜿蜒的海岸线,用最虔诚的心等待即将来临的第一道日光。
a woodland night 森林中的一夜
这首曲子原出自大卫费德曼的「月升」专辑,由钢琴改为管乐演奏,并且在降缓了演奏速度之后,诠释出的夜色竟带点浪潮起伏的野味。竖琴如浪花般拍打上岸,配合巴松管强调律动的根音,悠扬的木管与弦乐活像是一阵清风,吹拂过海岸边沉静不语的防风林。在黎明破晓之前,这蜿蜒的海岸线,用最虔诚的心等待即来的第一道日光。
childhood ****** 童年
长笛与黑管永远是管乐重奏的梦幻组合,衬叠轻柔的钢琴上,顺着记忆穿针引线,副歌中穿插一段拟人和声,是整首曲子接在主题后经营出来的****,刚巧呼应着全程串场风铃声,两者在编曲中分工架起迷雾般的帷幕,带人回溯到孩提时代那段年幼无助但却也无忧无虑的时刻。可惜的是,像这样的甜蜜回忆,一旦成人了,能分享的人也所剩无多了。
irish lullaby 爱尔兰摇篮曲
没有远航的打算,只是躺在小舟上假寐片刻,顺着浪潮左右摇摆,让日光晒得全身懒懒的……吉他好像乐器中一道可口的零嘴,总是能激起人休闲的想象,黏腻的尼龙弦质感,透过闲散的拨弦暖暖地贴近耳膜;编曲以钟琴配上风铃作为主奏乐器,用以调和日光直射的温度,无力垂下的双手在水里随波摆动,一切都显得那样轻盈自在。
whistle of the wind 风的呢喃
弦乐勾勒出带着盐分湿气的风,其中夹带添加延迟回声效果的短笛,透过简单的编曲,乘着满载的弦乐,营造无垠海岸的空旷与宁静。衬在弦乐背后的铜管间歇出现,薄薄地贴在音场正上方,像一朵朵掠顶飘过的云,正慢动作前进到你凝视的远方;此刻,风轻轻拨开拟脸颊两侧碍事的鬓发,然后温柔地对你说它一路前来都看见了些什么妙事。
luna 月光
月光,是日光的反射,也是日光在地平线下传递的温情。配器主要以排笛与竖琴完美搭配,前者宽阔透明的音色正是描绘自然界的最佳选择,而后者的幽雅脱俗则创造出一股置身化外的奇妙氛围,是一首深度与远度兼顾的新****演奏曲,乐段中适时安排在过门重拍的手鼓,似乎正勾勒出浪花拍击上岸的律动……虽是短短的乐章,却有如精致的晶莹宝石。
children‘s eyes 童真
童玩般效果的打击乐开场,钢弦吉他俐落的音质,恰巧应和着孩子的单纯、直接,除了想象力之外,在孩子眼中的一切都是朴实不夸张的。略带轻快的节奏装饰着低音电吉他跳跃似的跟音,凸显出黑管充满灵性的声线,在乐章后段更加入钟琴,使整首曲子变得缤纷亮丽了起来。在充满阳光的海岸上,只有孩子明白,就是天堂也不过如是
flying high 高飞
乘坐飞机鸟瞰海岸线,感觉沙滩就像绢布般细致,海则是经日光调色后的果冻,如果能飞得那么高,看尽这样的美景,那么接下来最想做的,还是回到地面投身进这个美丽世界吧。黑管简略地开场,交由吉他来细绘景色,当弦乐就像云朵一样从身边片片退去,黑管又再度接手主导乐曲,恬静自然的海岸,在几声拉长高音的弦乐之下,显得晴空万里。
white sand of barbados 巴贝多的白沙
带民族风的节奏贯穿全曲,在律动之余,也不忘加添海风迎面的那种慵懒情调,将乐曲气氛缓缓带到白色的沙滩,听起来令人昏昏欲睡,却又不忍就这么前往梦乡而遗弃了眼前的美景。留意排笛刻意表现出的懒散,与打击乐器切实得恰到好处,加上竖琴高雅的音型催化,淬炼出洁净纯白的音乐流沙,反复聆听,就像埋在沙中晒着日光一样的悠闲。
moonlight of capri 卡布里的月光
调配得如此浓稠的弦乐,令人想到天空里厚厚实实的云堆,轻轻拨动含蓄的竖琴琴弦,令琴声像是从云端彼处传来似的,排笛吹奏着摇篮曲一般的旋律,绕着圆舞曲的调子,在串串风铃间旋转生姿,透露出一种超然的天地之美,于聆赏间,彷佛空间的重力也消失于无形。传说月亮本是音乐与守护之神,从这首曲子里可以了然一二。
african sunset 非洲日落
上帝赋予非洲的音乐精神,在藉于丰富精彩的打击乐,传递人与大地间属灵的互动,所以要描绘非洲的日落,空间感的营造就变得格外重要。这里选择排笛作为主奏乐器,配上色彩鲜明的弦乐,使视野在瞬间深远得无法捕捉;吉他的尼龙弦为曲子增添些许人味,成功地与排笛象征性的结合,整首曲子借着日落所表达的,是天人合一的境界。